兼职教授
发布时间: 2020-10-21 浏览次数: 1197 文章来源: 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

徐友云教授   男,19663月出生,浙江兰溪人。1999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主任,军用无线通信全军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2003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生导师,2004-2011年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无线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无线通信方向责任教授。 徐友云教授主要学术兼职有:未来无线通信论坛(FuTURE论坛)理事,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03专项)会评专家、国家自然基金网评专家, 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IEICE会员,Jornal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sSecurity and Comunication Networks等国际期刊编委。IEEE Trans. on VTIEICE Trans. on Com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等国际刊物,及电子学报、电子信息学报、上海交大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等国内期刊审稿专家;IEEE ICCINFOCOMWCSP等国际会议审稿专家。 诚招通信、信息、电子、计算机、自控等相关专业毕业生,热爱基础理论研究或工程技术开发的研究人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加入团队。目前感兴趣研究领域是: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5G/B5G)、战术无线通信与宽带无线自组织网、M2M通信理论与物联网应用、无线环境认知与多网融合、空间信息网络与测控信息传输、信道编码与网络编码、多用户信息理论与无线资源管理、高速铁路通信等。 主要成果:徐教授有20多年从事无线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等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经历,在高效Turbo/LDPC编码、认知无线电与无线资源管理、多媒体指挥通信系统、宽带无线自组织网、M2M通信理论等研究方向取得显著成绩;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一批高层次通信技术人才,获军队育才奖银奖;曾参与完成中国第一套WCDMA试验系统、中国第一套4G宽带移动通信试验系统和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的研制与标准制定、神州飞船返回舱搜救指挥通信系统研制、军队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多篇,EI收录论文150余篇;申请国际发明专利4项,国家发明专利80多项,授权77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2项。

赵海涛教授  就职于南京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现任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研究院院长助理、智能终端与系统研究室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执行秘书。先后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B类人才资助、江苏省科协人才托举工程、江苏省第五期“333”培养对象和南京邮电大学“1311人才计划鼎新学者。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博士后研究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研究基金、国家短波通信工程中心开放课题等10余项纵向课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完成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973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等多个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通信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项;已发表论文50余篇,以第一作者在IEEE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China CommunicationsAd-hoc NetworksJournal of Networks、电子与信息学报、仪器仪表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3篇被SCI收录,19篇被EI收录;现为IET Commun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通信学报、电信科学等刊物的审稿人,IEEE WCSPIEEEICCT TPC member;已提交65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为美国发明专利,26项已授权),提交1IETF国际标准提案。 

杨莉副教授  女,1977年生,河南信阳人,博士,副教授;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邮电大学城乡环境与信息化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环境评价与环境管理专家,江苏省发改委评审专家;2012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访学1年;同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7年入选南京邮电大学“1311”人才培养计划鼎新学者培养对象;2018年入选江苏省第五期“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研究领域:主要从事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分析、大数据分析、环境统计、环境健康与环境管理等研究。 近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全国统计科学重点研究项目1项、江苏省社科基金2项、江苏省社科基金专项1项、江苏省“333”人才工程项目1项、江苏省十四五前期研究重大项目1项,江苏省环保科技项目1项,江苏省社科联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项目2项、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江苏省统计重点项目1项、江苏省环保公益项目1项;主持横向课题多项。并参与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在《江苏省社会科学》、《现代经济探讨》、《自然资源学报》、《生态学报》、《中国环境科学》等国内外权威刊物及SCIEI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5)(2018)、 “江苏省发展研究奖二等奖(1/7)(2015)、 “江苏省发展研究奖三等奖(1/5)(2019)、 成果要报获2位副省长重点批示(1/7)(2015)、江苏省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一等奖(1/3)(2016)、江苏省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二等奖(1/3)(2017)、江苏省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开发课题” 三等奖(1/7)(2016)、江苏省统计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5)(2013)、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5)(2014)、江苏省统计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7)(2018)等科研奖励。 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二等奖、全国应用统计专业案例大赛三等奖和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版权所有 ©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