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教授
发布时间: 2020-10-12 浏览次数: 2288 文章来源: 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
朱晓荣教授 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博士后。南京邮电大学通信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研究院智能网络研究室主任。获东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博士后。伦敦大学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高峰”、江苏省“创新团队计划”核心成员、“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等。同时担任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物联网技术工作委员会网络组副组长、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委员、江苏省机电学会电力通信委员等。目前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华为创新研究计划等多项项目,研究内容为5G/6G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

张玲华教授 19876月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取得学士学位,并免试攻读硕士学位;19904月于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取得硕士学位;1996--1997年在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做国内访问学者;20057月于南京邮电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取得博士学位。现为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信号处理、智能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及现代通信技术。曾获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先后获得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所在科研究团队于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作为负责人或主要骨干完成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高科技发展项目(含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课题及合作项目等。近年内在IEE Electronics Letters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通信学报》、《电子信息学报》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主编出版研究生教材1部。

鲍秉坤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双创博士、南京市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南京邮电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南京邮电大学1311计划鼎山学者。在跨媒体检索与搜索、社交媒体推荐、社会事件检测、人脸识别、图像分类与理解、视频分析等方向取得了部分重要的成果,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方案,用来处理大规模、多变化的多媒体信息感知、分析与处理。共发表论文60余篇,包含IEEE/ACM Trans. 10余篇。获得多媒体领域顶级期刊ACM TOMM 2016年度唯一的最佳论文奖,多媒体领域重要期刊IEEE Multimedia 2017年度唯一的最佳论文奖,国际会议ICIMCS 2009年度唯一的最佳论文奖,国际会议MMM 2019最佳论文亚军。获得2017年度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6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6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子项、面上项目两项、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等。担任SCI检索期刊Multimedia Systems副主编,多媒体领域重要SCI检索期刊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客座编委,多媒体领域顶级会议ACM MM 2019/2020领域主席,多媒体领域重要会议MMM 2020宣传主席,MMM 2019/2020 专会组织者,多媒体领域重要会议ICMR 2020专会组织者,多媒体领域重要会议ACM MM Asia 2020专会主席、ACM MM Asia 2019出版主席,多媒体领域重要会议ICME 2020领域主席,ICME 2019分会组织者,多媒体领域重要会议ICIMCS 2018出版主席。

沙勇教授 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人口研究院院长,社会学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农工党中央人口与资源工作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区域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人口发展与区域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工作。出版专著3部、合著4部;主编《人口发展战略》系列丛书、《大运河研究》系列丛书,主编《人口与信息社会》系列教材;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多项研究成果被党和国家领导批示、有关部门采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及以上重大重点科研项目30多项。专著《人口发展与区域治理》等研究成果分别荣获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优秀理论成果奖等近20项学术奖励。

潘甦教授 在华中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香港大学分获学士、硕士和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学位,专业都是电子与信息。九十年代在美国motorola公司研习移动通信,获“Instructor”资质。目前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执行副主编、《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编委。主讲专业基础课《The Principl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研究生课《软件无线电》。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973)课题认知协同与网络优化理论2007CB310607的子课题 “异构网络资源优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无线电网络中面向QOS保证的跨层资源分配模型和算法无线资源多域变换/逆变换及其在无线云中的应用,主持江苏省工业支撑项目“WiMAx路由优化、主持江苏省成果转化项目智能数字家庭网络、主持江苏省高校自然基金联合多层资源分配模型和算法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8项。主持无线网络本地路由技术异构条件下无线网络协同资源管理技术“WCDMA LTE 系统HSPA+关键技术研究和实现云计算场景下通信网络流量模型”等大型公司合作项目6项。近年来在IEEE Trans on VT 等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被SCI收录和EI收录三十余篇。 出版《软件无线电》、《语音与数据通信》等译著两本;获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次,江苏省科协第二届软科学成果一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二十八项,美国专利一项。

 
版权所有 ©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